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有關計劃單列市農業(農牧、農村經濟)廳(委、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局,黑龍江省農墾總局、廣東省農墾總局: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是發展現代農業的生力軍和引領力量,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是新型職業農民的優秀代表。為貫徹落實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根據《農業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的通知》(農辦財〔2016〕38號)要求,決定自2016年起依托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組織實施全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計劃?,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總體安排 大力開展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的培訓,用5年時間,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一遍,提高綜合素質和職業能力,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兩新”并行、“兩新”融合、一體化發展,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 二、工作內容 (一)摸底調研,確定培育對象 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圍繞主導產業,組織開展摸底調研,收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有關信息??赏ㄟ^個人申請、農業企業和培訓單位聯合推薦或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推薦等方式,登錄中國新型職業農民網(www.zhynm.cn)中“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申報系統”,或手機下載“云上智農”APP,在線提交《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育對象申報表》(見附件)。 縣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對轄區內申請人基本情況進行審核,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對象庫統一管理,科學確定年度培育規模和培育對象。經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認定的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示范社和農業企業骨干,可優先安排培訓。 (二)規范培訓,創新培育機制 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制定本省輪訓方案,具體包括培訓教材、培訓師資、培訓環節等,按照“一點兩線、全程分段”的培訓方式,指導培訓實訓工作??h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牽頭落實本縣培育工作,將帶頭人送到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農民田間學校、農民合作社)進行培育。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把農業廣播電視學校作為基礎力量和基本依托,按照“一主多元”新型體系布局和運行要求,積極建立政府部門統籌領導下的“專門機構+多方資源+市場主體”的組織服務方式,確定一批符合條件的培訓機構和實訓基地(農民田間學校、農民合作社),向社會公開。要充分利用農業院校、科研院所、農技推廣機構的師資力量和基地設施開展培訓,積極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等社會力量參與培訓工作。 (三)加強管理,做好跟蹤服務 各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對接扶持政策,積極引導產業政策、金融保險、人才獎勵激勵等政策優先向受訓者傾斜,利用現代化、信息化手段,提供在線教育培訓、管理考核、產業指導、農村電子商務、信息推送等跟蹤服務。經過培訓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可自愿提出認定申請,按程序開展新型職業農民認定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統籌協調,落實責任 農業部建立由科教司牽頭,經管司、人事司等參與的統籌協調機制,制定輪訓計劃總體要求。省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輪訓納入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作統籌安排,對其按生產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進行規范管理,組織建立健全各類數據庫,科學合理設置課程,推進輪訓工作順利實施??h級農業行政主管部門要細化實施方案,做好培訓、扶持和跟蹤服務工作。各地要依托農民科技教育培訓中心(農廣校)等專門機構,做好培育基礎性工作。 (二)落實經費,加大支持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育經費從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經費中列支,人均3000元左右,具體標準由各地結合實際確定。培育經費按照農辦財〔2016〕38號文件要求,用于培育全過程各環節支出。鼓勵地方加大投入力度,擴大實施規模,提高補助標準。 (三)總結宣傳,營造氛圍 各地可通過多種手段,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育工作和先進典型進行總結和宣傳,相關信息及時上載到中國新型職業農民網站和微信公眾號,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附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帶頭人培育對象申報表
農業部辦公廳 2016年6月23日
|